人工智能打开教育新大门
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师范院校向综合类大学发展,教师教育如何创新突围备受瞩目。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华南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改革创新中,力推“新师范”提升教师教育质量,并利用网络教育搭建平台,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教育培训,提升当地教师教学水平。
今年2月,广东省教育厅出台“新师范”建设实施方案,提出到2020年,办好一批高水平、有特色的师范院校和师范类专业。华南师大以“新师范”为核心,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,充分利用各学科资源对师范生进行教育理想、信念、情感、知识能力和意志的全方位培养,并把专业技能实训贯穿人才培养全环节,培养“骨干专家型教师”。
在“幼儿理论与实践”的课堂上,幽默的杨宁教授把深奥的理论讲得深入浅出,学生们目不转睛,听得津津有味。杨宁还特意叫来几名研究生,用幻灯片演示如何在幼儿园做测评,增强课程的互动性、实用性。
大二学生任方芳告诉记者,她和同学正在组队调研5至6岁幼儿的编程思维训练,在做中学、学中做,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、实践能力。
“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,科研学术过硬的高校教师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师范生,深厚的学术积淀让他们成为教师后走得更远。”华南师大人事处处长蒋达勇说。
华南师大校长王恩科认为,师范院校转型是顺应时代发展,但若因此放弃师范教育的特色,是本末倒置,势必影响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。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,要放在教育现代化发展大局中统筹考虑。
华南师大利用信息化技术为教师搭建网络职后培训平台,发挥师范大学服务基础教育的作用。平台上,大学教授、教研人员和一线名师组成工作坊,每个工作坊有300名教师接受培训。受训教师学习课程、观摩案例,也可以录制、上传自己的微课视频,接受学员之间的互评和专家点评。
平台上设立的乡村教师课堂远程诊断中心,对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也大有裨益。“乡村教师可以利用手机直播课堂备课,也可用手机录制自己的课堂接受专家、名师‘会诊’,这种培训促进了对当地教育的‘输血’与‘造血’。”华南师大网络教育学院院长许晓艺说。
教育界人士认为,充分发挥师范院校强师兴国的主体作用,才能提升教育质量,加快教师教育振兴的步伐。
围绕师范生“教什么”和“怎么教”,华南师大将加强与中小学师资互聘,吸收优秀中小学教师到大学任教;加强实习、实践环节,让师范生更加扎实有效地提高专业素养。
广东的职业教育非常发达,尤其是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,学生就读高职高专的比例非常高。但一般的职业教育止步于高职高专,上升通道狭窄,长远来看,对均衡发展不利。王恩科说,该校计划与高职高专合作,就读3年大专后进行2年的本科培养,并选拔优秀学生就读教育硕士,对紧缺的职业教育师资进行补充。
如今,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也打开了教育的新大门。业内人士认为,探索学生认知新模式,开展学习方式的变革,将推动师范生培养和教师培训的信息化,进一步解决教育不均衡问题。
- 上一篇:好的教育需要好的师资力量配合
- 下一篇:智慧校园的建设意味着中国互联网的进入新时代